聊一聊疫情之下的互联网行业

tutu 2022-4-28 2136


    上海疫情严重,困在家里已经很久。



    从开始的有些新奇到后来的抓狂、焦躁再到现在的佛系,终于可以闲下来观察一些事情,思考一些问题。

    今天就来聊一聊疫情之下的互联网行业。



    之前在微博里说过好几次我的一个观察:互联网中概股正经历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

    很多内容社区的估值标准会逐渐靠近基础设施类股票。

    所谓基础设施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公共性,使用者广泛,无独享和排他性;2、所提供服务的基础性和必需性。

    当然,在那个时候,这个观察主要还是从投资(财经)角度来看的。

    但在经历这一波疫情之后,互联网平台所提供服务的基础性和社会价值已然凸显的更加明显,这个判断可能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城市社会的人比过往都脆弱。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让每个人只有依赖他人,依赖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自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开始就被洞见的事实。

    一旦这种社会分工形成的运转秩序被打破,那孤立的个体即便遇到平时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问题都有可能应付不来。

    而这次奥密克戎疫情就击穿了运转秩序。



    怎么办?疫情汹汹,首要的问题是控制住疫情的传播。

    核酸、隔离、转运、就医,这些关键问题主要还是得靠官方机构的组织和协调,靠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力和物质的支援。

    但微观层面,那些遇到难题,孤立又脆弱的个体呢?这段时间,尤其是疫情初期,我们在微博上见识了太多普通人焦虑、无助的呼告和求助。

    这些求助怎么办?

    普通用户之所以在微博上发起求助,是因为在微博,即便一个账号没什么粉丝、没什么音量,但在基于转发、搜索、话题的传播机制下,也可能在一次次的扩散接力中成为热门、热点,被更多的人看见,促成问题的解决。

    这一通道的有效性,是自武汉疫情、郑州暴雨等历次公共紧急事件以来一再被证明的。


    当然有效性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甚至不会特别高,但至少是紧急时期的一个备选,一个希望。

    换言之,作为社交媒体,微博首先让那些求助的需求和声音浮现出来,扩散出去,让对口救助力量高效找到他们。

    就好似流落荒岛,在沙滩上写下的大大的“SOS”。



    但仅限于此,不足以成为疫情之下的某种社会基础设施。

    事实上,自武汉疫情开始,微博官方就在尝试把线上求助标准化、流程化,提升效率,不让零散碎片式的求助淹没在庞大的信息流之中。

    这个层面,微博可谓体现了互联网企业的一贯作风:明确目标、快速迭代。



    相比于武汉疫情时期,单纯的收集、核实、上报官方模式,到了这次上海疫情,微博加强了和同各方力量的协作,比如加强了与主流媒体的合作,让个体的求助信息倒灌主流媒体,形成放大效应,提升求助信息的处理效率;微博公益直接对接了社会公益机构和志愿者,针对求助信息进行直接帮助。

    而通过对接饿了么、盒马、社区团购等抗疫前线互联网企业,又实现了物资求助的直接对接。



    甚至这一协作体系中还纳入了不少有专长的大V,在特种用药协调、消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微博官方自己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30日——4月26日,核实有效求助信息累计4791条,经当地政府、媒体、公益机构、企业、网友等多方力量的努力,明确反馈解决的2285条,解决率接近50%,达到了47.69%;上海地区有效求助信息累计3567条,明确反馈解决1897条,解决率53.18%,超过了50%。



    简单来说,在正常的社会分工形成的协作机制被破坏之后,每个机构、组织、甚至个人都要积极转变角色,改变惯常的思考习惯。

    普通人要积极自救,寻求非常时期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有余力和救助专长的人和机构需要重新建立某种新的分工和协作,才能成为更有效率的救援力量。

    而恰恰是微博现在这种机制,助推了这一模式的实现。


     
    在我观察,这一波疫情里的互联网企业整体表现都不错,大概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在一次次“追风口、换赛道”的内卷过程中练出了敏锐反应-迅速落地-快速迭代的能力。

    有在非常时期,努力维系物质供应、配送、物流等业务正常开展的;有像微博这样,把自身汇聚信息、连接协调各方的特长最大化的。

    一个关键启示就是,互联网行业可以在最基础、最微末层面上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更强壮和更有效率——以一种发挥自身特长的方式。


    转载自微博 @楚团长喝可乐

    推荐阅读
    最新评论 (0)

    Copyright © 2024 chuihu.com

    京ICP备15036784号-5

    T: 0.025, S: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