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其实应该叫"明体"?为什么活字印刷在明代没有发展起来

tutu 2019-8-26 3243

其实活字印刷在明代是有机会发展起来的,因为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生事物——”网文“。在那之前,读书多是士大夫阶层的事儿,文人嘛,对书籍质量要求高,每本书都要精心雕琢,连版式都不能错一点。明代市井文化兴起,涌现出了大量脱胎于瓦子的评话小说,出版业的受众开始下沉。这些”网文“入不得主流文人法眼,却极受广大群众欢迎。群众们并不关心版式、也不关心印刷质量,甚至连错字率容忍度都很高,他们只关心能不能看到更多、更快。



市场有需求了,制作方就会有反应。活字印刷的很多缺点,在文人眼里不能容忍,但如果出小说的话,读者是不挑的,出版商也就不用计较这些。更重要的是,小说一来是更新文本量大,都是新东西;二来是内容良莠不齐,出版周期短。要知道,从前印的都是一字不易的经典,一块雕版印完用了几代人都没问题。但现在三天就上线一本新书,百分之五十在五天之内就仆街了。你这时候再用雕版,就亏大发了。这种寿命短、文本量大的内容,用活字更加合算。所以在明中期,江苏、福建、浙江一带的出版大户,活字本大量出版。印刷量一大,反过来推动了技术革新,让活字质量大幅提升。随后连很多经典文献乃至政府文书,都开始用活字了。比如崇祯时代的邸报,就是活字印刷。


但到了明代中期,一个发明的出现打断了活字印刷的蒸蒸日上。



原来的雕版,大多是圆润行楷,本质上是用硬笔模仿软笔书法,这个特别吃技术,要么你是老技工,上刀直接刻出笔锋效果,要么你用双钩法,慢慢描出来。前者数量稀少,后者太费工夫。在这一点上,雕版效率是不如活字的。


南宋的出版商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字体问题。他们虽然依旧崇尚楷书,但也偷偷琢磨,要么咱们开发个新字体,提高点效率,谁跟钱过不去啊。各地都偷偷摸摸想开发一条新路出来,其中尤其是临安坊刻本的开发最为成功。他们搞出来的字体笔划偏平直,刻起来相对容易。到了明弘治年间,无锡的出版商们把临安坊的这个字体拿过来做了更大胆的修改,每一个字都棱角分明,笔划平直,字角转折多呈锐角直角。这种字体,拿毛笔很难写出来,但特别适合用刻刀往板子上刻。明人好托古,称之为”宋体字“,其实严格来说叫做”明体字“才对。


明体字本来是被活字印刷推动出来的。因为这种字体造型独立,形体均衡,横撇竖捺的书法方式严格一致,像乐高组件一样,很有工业化模块气质。这样一来,不用考虑文本前后的书法联系,一个字搁哪儿都一样,很适合活字排版。不过出版商们很快发现,其实用在雕版上效率更高,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比小说卖的更好的书籍——教辅。


明中之后,科举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每次考试之后,会有人把成绩好的八股文汇聚成集,给后来者做参考,谓之”程文“。科举多大的事儿啊,所以每次出的程文集子都极受欢迎,印量超大,官方印,私人也印。你出小说,还得找作者,还得给作者稿费,还得担心题材过时,但出教辅,一不用支付稿费,二不用费心稿源,三不用担心流行风向,四不用操心销量。更重要的是,程文和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它经得起时间考验,永远不怕过时。弘治年的程墨,拿到正德年间一样有参考价值。这种情况之下,雕版的成本就比活字要低,再加上”宋体字“让效率进一步提升,雕版的风头很快又盖过了活字。

可见一项发明的寿命,既要看本身的技术革新,也要看社会环境的变化。


推荐阅读
最新评论 (0)

Copyright © 2024 chuihu.com

京ICP备15036784号-5

T: 0.012, S: 23